詳細介紹
思修 的「修」與通常所說「修行」的「修」是否同義?一般說修行的「修」並不一定即指的是修所成慧的「修」。 修所成慧的「修」,梵文是 bhāvanā,是要「與禪定相應的智慧」才可稱為「修所成慧」,散心觀察還不能稱為「修所成慧」。 導師對「修行」的定義,也沒有侷限在「修所成慧」。
如《學佛三要》p.16-p.19云:佛法中,從信仰到證悟,有「解」「行」的修學過程;「解」是了解,「行」是實行。佛法的解行有無量無邊,現在僅舉出扼要的兩點,加以解說。 理解方面:一、「生滅相續」;二、「自他增上」。
關於修行的方法,雖然很多,主要的不外:「淨心第一」和「利他為上」。 《大智度論》對「修行」之定義,也分成「狹義的定義」與「廣義的定義」二種。 「狹義的修行」是指行六度;「廣義的修行」是「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,於其中間所行皆名修行」。
《大智度論》卷27(CBETA, T25, no. 1509, p. 262, c5-25): 發意、修行、大悲、方便具足,行是四法,得入菩薩位。…… 問曰:修行皆攝四法,何以故差別為四? 答曰: 狹義的「修行」:「發意、修行、大悲、方便」四法差別 初發意雖有修行,不久修故,不名修行;如在家雖終日不住,不名為行。 復次,發意時,但有意願;行時造作,以財與人,受持禁戒,如是等行六波羅蜜,是名修行。 修行已,以般若波羅蜜知諸法實相,以大悲心愍念眾生:「不知是諸法實相,染著世間虛誑法,受種種身苦、心苦。」是更受大悲名故,不名修行。 方便者,具足般若波羅蜜故,知諸法空;大悲心故,憐愍眾生;於是二法,以方便力不生染著。雖知諸法空;方便力故,亦不捨眾生;雖不捨眾生,亦知諸法實空。若於是二事等,即得入菩薩位。如聲聞人,於定慧二法等故,是時即得入正位。是法雖有行,更有餘名字,不名修行。
廣義的「修行」:從初發意乃至坐道場,於其中間所行皆名修行,小小差別,有異名字,為易解故。